過去一年,電子隱私法規如何改變了事情
已發表: 2019-07-10
2017 年,歐盟委員會制定了電子隱私條例的初稿,以取代現已過時的電子隱私指令 (2002)。 儘管尚未實施,但電子隱私法規已經在企業和技術公司中掀起波瀾。
但為什麼?
從本質上講,ePrivacy 法規草案將與通用數據保護法規 (GDPR) 相結合,將新規則應用於任何處理個人數據的公司。 無論我們談論的是 Netflix 還是 Gmail,每家公司都需要確保在處理客戶信息時遵守這些規定。 去年,這在全球範圍內發生了一些變化,隨著草案的永久化,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變化。
讓我們回顧一下電子隱私法規的一些重大影響。
每個國家數據保護機構都在審查指南
ePrivacy 法規被稱為“數據隱私領域的下一件大事”,它正在使歐盟內部(和歐盟以外)的許多公司重新評估他們的消費者數據指南,尤其是在機器對機器通信方面。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受影響的不僅是歐盟企業——任何針對歐盟公民的企業都將受到新法規的約束。 據估計,僅在美國,就有超過一半的公司擁有屬於這項新政策管轄範圍內的歐盟公民的信息。
電子隱私法規在全球範圍內改變了事情,而不僅僅是在歐洲國家。
世界各國正在重新審視他們的企業如何通過電子郵件、短信和社交媒體平台等通信方式傳輸數據。 電子隱私條例條款將在整個歐盟具有約束力,並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優點強制執行,這意味著當條款被違反時,它不會由當地司法管轄區決定。 這是一項強有力的、廣泛的監管,政府和企業都將感受到其影響。
使用技術的公司正在為變革做準備
這項新法規主要針對 Skype、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等 OTT(over-the-top)服務。該指令希望將這些公司與傳統電信供應商採用相同的保密法規。 將有關於消費者“元數據”的新隱私控制,包括人們打電話的時間、打電話的地點等。
該法規還將主要影響公司如何使用來自 cookie 的信息。 現在網站上有太多關於 cookie 同意的請求,現在該法規將允許人們對使用 cookie 給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因此,如果消費者直接拒絕最初的請求,許多公司現在將無法使用 cookie。
另一個重大變化是,通過短信、即時消息、藍牙和自動呼叫機等渠道進行的未經請求的通信將被禁止。 甚至社交媒體上的定向廣告也可能受到影響,這意味著數字營銷的性質將發生變化。 如果公司想從客戶那裡收集詳細信息,他們最好要求深入審查。 如果他們違反了新草案的規定,他們可能會面臨 10,000,000 歐元或更多的罰款。
因此,許多公司現在正準備以更安全的方式從消費者那裡收集數據。 調查和評論是客戶數據的流行來源。 例如,看看從 Trustpilot 的這篇評論中可以收集到多少信息。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AirBnB。 每當一個人審查他們的住宿時,他們都會被要求提供各種信息,包括他們旅行的原因、AirBnB 是否符合他們的期望以及住宿提供的設施類型。 AirBnB 通過一系列簡短的問題了解他們的租房者和客戶的大量信息——無需索取個人數據。


電子隱私法規希望讓互聯網成為用戶瀏覽更愉快、更安全的地方。 隨著它實施有關公司如何(或不能)通過消息和請求打擾他們的法規,越來越多的公司將轉向對其客戶數據進行詳細審查。 我們可以期待看到來自公司的尊重、有效的請求湧入,而垃圾郵件和彈出式查詢減少。
一些爭論正在平息
電子隱私條例草案首次公佈時,爭議不斷。 最初的提議以廣泛的變化和對基於數據的創新的巨大障礙嚇壞了出版商和品牌。 現在,經過多次遊說,草案變得不那麼激烈了,而且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朝著為所有人提供更友好、更安全的互聯網邁出的一步。
然而,爭論並沒有完全平息。 該草案仍在調整中,一些企業繼續要求對最初的要求進行修改。 例如,許多人反對將全面應用的瀏覽器級別的不跟踪默認設置。 此外,一些遊說者認為草案中關於“餅乾牆”的路線應該軟化。
草案的最終結果還有待觀察,但大多數企業懷疑草案在明年會有很大變化。 草案的核心是相當確定的。 儘管如此,微小的草案更改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期待看到辯論會持續一段時間。
它計劃於今年生效,但會嗎?
一些消息人士稱,電子隱私條例立法可能會在夏末生效,但大多數人認為,辯論和爭議將持續數月之久。 該草案需要首先由歐盟理事會、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最終確定。
選秀仍然需要克服很多困難,所以我們不太確定這項規定何時會成為永久性的。 有人估計明年,有人估計到 2021 年。
總之
儘管 ePrivacy 法規提案尚未正式頒布,但辯論和爭議凸顯了其影響力有一天可能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人工智能、製造、醫療技術和許多其他類型的公司正在為數據創新的巨大變革做準備。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看到了對法規的廣泛遊說和修訂,以及企業收集和存儲數據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最後,大多數人都讚成為所有用戶提供愉快、安全的互聯網。 我們可能需要三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看到法規草案的最終確定,但談判清楚地表明,數據隱私是許多行業的一個重要話題。

